虽然猫舍发展的很慢,但逐渐累积的家长也多了起来,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新手家长,这就需要猫舍提供详细和耐心的介绍和辅导,在写新家须知的过程中我想干脆写一篇放网站上吧,于是就有了这个简略版的新手须知,每只小猫的会有各不相同的情况,在饲养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多和我沟通,希望我们的关系不仅限于一次买卖,而是一种托付。我创造了小生命,为此我付出了很多,钱、大部分的精力、外出的机会、放假的机会乃至职业生涯(长期居家已和职场脱节),我希望小猫都能在负责任的家庭过幸福的生活,否则我的繁育也就没了意义。希望家长多和我沟通反馈,和猫有关的无关的都可以找我hhh。
一、认识你的小mer!
它,跟着人类混吃混喝已经有接近一万年的历史!它优雅而神秘,是古埃及的圣兽,是乾隆皇帝的御猫,是陆游诗中的狸奴~小猫猫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呢?这一切还要从大自然的创造说起…
猫科动物有着5000万年的进化史,历史的长河见证了无数的物种诞生和灭绝,猫科以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优秀的身体构造延续至今并随着一万年前被人类驯化而傍上人类这个地球开挂级生物,开创了如今枝繁叶茂的大好局面!小猫为什么得到人类如此的青睐,为什么不是更像人类的猴子或是同样灵活的鼬类?
1.人天然需要猫
人类发展出农业社会后,由野外的迁徙采集转为定居耕作,农田和谷仓都会饱受啮齿类动物——鼠鼠的侵扰,更为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鼠疫,如中世纪的“黑死病”曾导致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但狡猾又灵活的老鼠往往在夜间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类很难捉到他们,由非洲野猫演化出来的小型猫科动物是天然的捕鼠能手,由于人类的固定居所周围长期有老鼠这种食物来源,越来越多的小猫开始定居在人类家园周围,小体型的猫对人类没有直接的威胁,并且能够帮助人类控制老鼠的数量,
这种互利关系使得猫和人类可以和谐相处,久而久之人和猫成为了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由野猫到家猫的驯化之路也随之开始。
2.近现代之前,猫从未被完全驯化
由于猫可以飞檐走壁,并且它们天性独立,不会像猪牛羊一样接受圈养,也不会像狗一样接受脖圈的束缚,它们虽然会偶尔接受人类投喂的食物,但并不完全依赖人类生存,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猎手,强烈的捕猎欲望和技能刻在它们的DNA里,只有极少部分的猫会像现代的家养宠物猫一样完完全全依赖人类而存活,因此长期以来猫处于一种半驯化的状态,人们更多的是把它们当做捕鼠的“工具猫”。
直到近现代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技医疗取得了“技术爆炸”式的飞速发展,物质上吃饱穿暖了,情感需求的优先性就更高了,因此经济发展较早的欧洲率先开始了对猫的人为育种。2000年后,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有养宠需求,中国也开始了各类品种猫繁育,同样的,当下东南亚一些国家正接受国际产能转移,处于类似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当地居民对宠物猫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可以看出,人们对伴侣宠物的需求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程度而变化的,而在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小猫的生活空间不再是可以自由捕猎的自然条件,城市的高楼和各类汽车和公路,对它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因此只有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城市中,小猫才完全跟随人类住进了室内的房间里,小猫所有的食物、水和住所、活动场所均有人供给,尽管他们还保留着很多野外生活的习性,但宠物猫被完全驯化之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
二、了解小猫子的习惯
1.喜欢高处、角落、洞穴等能让小猫感到安全的地方。这是上万年作为独居动物刻在基因里的安全意识,猫喜欢能够居高临下观察,为了能够在有突发情况时处在比较安全的位置,在感到不安全时,小猫尽可能寻找安全的角落或者暗处躲起来,这时候应该给小猫独处观察环境的时间,同时减少各种动静,保持安静暂时不要挪动物体,切忌强行将小猫拽出来,这会使它感觉到更害怕。
2.肉食动物。猫的生理结构和饮食结构注定了它们只能吃肉,从植物中猫无法有效吸收蛋白、脂肪以及重要的维生素、牛磺酸、钙等物质。此外人吃的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调味料,猫无法有效降解这些调味料,因此猫吃的东西需要专门供应,不可吃人吃的东西。
3.夜行性。家猫作为小型捕食者,它们的主要猎物往往在夜间出现,而且它们具有一定的夜视能力,这使得晚上捕猎的成功率更高,尽管宠物猫跟着人类生活后作息在改变,但它们仍保持一定的夜行性。如果想让小猫晚上安静地睡觉,那就白天多和它玩吧~
4.贪睡。猫一般一天要睡18个小时以上,幼猫由于发育原因通常要睡更久。它们和人的睡眠是不一样的,大多数时间它们处于一种类似假寐的状态,在睡眠,但是随时会因为一些动静醒来。而人进入深度睡眠后往往不能迅速清醒。
5.爱清洁。在无压力的环境下猫会经常给自己理毛,猫的舌头长有倒刺,像梳子一样可以梳理自己的毛发,但也会因此吃进去很多自己的毛,毛发很难消化,有时不能排泄出去,当毛积攒到一定程度后猫可能会吐“毛球”,这是猫的正常功能,但容易引起肠胃黏膜受损,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还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日常多给猫梳毛,将多余的毛帮它们梳理下来,避免吃进去太多毛。此外,猫经常饭后会有“洗脸”,不会在吃饭的地方排泄,会把排泄物掩埋起来以躲避追踪等习惯。
6.领地意识。通常小猫在未成年之前领地意识不强,但成年后往往开始有领地意识,这也是天性使然,在野外,小猫幼年时为了躲避危险经常会搬家,因此幼猫可以较快适应新环境,但成年猫对接受搬家的过程就会很慢,因为会害怕闯入了别人的领地而遭到攻击,这就是为什么当家里已经有猫,再添加新成员时,要有充足的隔离时间并且要让猫慢慢接触。
7.好奇心比较强。猫对新事物会又好奇又害怕,特别是幼猫作为初生牛犊,人在做的事往往它们会想凑热闹,但有些情况下好奇心可能会对它们造成威胁,比如有些家用电器可能看起来无害,但一旦启动会突然发出很大的噪音或动静,会吓到小猫,或者厨房的灶台,甚至是沸水和明火。
8.需要玩耍和陪伴。猫和人类小孩一样,需要玩具和与人的互动来满足好奇心保持运动量和释放压力。因此猫也需要一些玩具,比如逗猫棒,小球,猫通道,猫爬架,猫也需要一些抓板来帮助磨指甲,以免它们没地方磨而抓坏家具。当猫和人生活在一起时,就不能把它们当做纯粹的独居动物了,它们也需要人的抚摸和陪伴。
9.咕噜和踩奶。猫在开心和舒服的时候往往会发出一些类似震动的声音,有些小猫会做出爪子左一下右一下轻轻按压的动作,这是它们在吃奶的阶段学会的技能,这表示它们正处在很开心的状态。
更多猫行为相关知识可以在b站、微信公众号等搜一些科普博主的视频和文章,如up主“大陆猫宅”、公众号“rawmeat”、“猫咪研究室”等等。
三、如何接纳新成员
从小出生在猫舍的小猫对人有高度的信赖,但是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一定的压力,适应新环境需要一定时间,为了帮助小猫顺利度过适应期,以下事项需要新家长注意: 1.到家后不要急于和小猫玩耍抚摸或抱它,给它一个相对独立有限制的空间,一定的自行探索时间,可以先不要拿走航空箱或猫包,小猫可能会临时认为航空箱或猫包里最安全。
2.刚到家后尽可能避免产生大的噪音。
3.不要一直盯着小猫的眼睛,对小猫来说有威胁的含义会紧张。
4.如果小猫要躲起来,不要强行拖拽,把食物水猫砂盆放在它的周围给它独自适应的时间。
5.小猫确认环境安全放下戒心后可以多和它玩耍增强熟悉感。
6.刚到新家的头一两顿饭不想吃是正常的或者一两天不拉屎是正常的,小而安静的独立空间可以加快他们的适应时间。
7.观察精神和身体状态,是否持续紧张、过久不吃不喝、大小便是否正常等,有问题要及时和猫舍沟通。
8.前几天尽量吃带的过度粮,适应环境之后可以用七天换粮法逐渐更换。
9.换环境长时间不愿意吃猫粮时可以尝试给肉肉或者猫舍带的皇家奶糕。
10.有原住民的一定要和原住民隔离两到三周。猫是有领地意识的动物,突然到充满了其他猫的味道的地方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是正常的,同理,对原住民来说突然一个新成员到来也会感到压力,前期给小猫一个独立的环境适应,一周后互相交换小毯子玩具等适应彼此的气味,之后可以短暂放出来观察双方的状态情绪,每天多一点放风时间直到能和平相处,可以根据互相适应的时间延长隔离期。
11.小猫换环境可能会因为紧张或者猫砂盆、猫砂不适应、或者不喜欢猫砂盆摆放的位置,出现乱拉乱尿的情况,多给它一点耐心。 12.小猫在幼年期爱动耐心不多,每个小猫性格也不同,到家适应后常撸常抱会更加亲人。
四、饮食方面
1.猫粮和生骨肉以及熟自制、罐头都可以作为主食。但商品粮/罐要注意挑品牌,生骨肉需要科学配比,避免长期单一饮食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2.猫养的好不好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吃的好不好,所以再省不能省孩子的肉肉,高蛋白低灰分的优秀进口粮和国产便宜粮不仅仅是品质的差距,低价粮甚至可能毒死小猫(不是崇洋媚外,国内食品安全客观上确实不够,人吃的食物食品安全等级和监管都不到位,何况是宠物食品)。当然随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发展,有些国产品牌也在向高端靠拢,在进步发展,但缅因是体型较大的猫,需要更优质的蛋白支撑发育,现阶段还是推荐高端高蛋白进口粮,美国产为最佳,因为美国宠物食品监管标准较高。
3.猫粮和肉类的进食时间至少间隔6个小时。
4.换粮要按照7天换粮法循序渐进,不能突然更换。
5.猫条一般添加了很多诱食剂或香精,适合作为偶尔的零食,比如需要安抚小猫的情绪,或剪指甲、喂药时提供的奖励,不能作为主食,也不建议喂的太频繁。
6.水也很重要,需要烧过后再给,切不可喝生水。
7.与通常的概念有区别的是,猫并不是都喜欢吃鱼,甚至有一部分猫猫会对鱼类过敏,鱼刺同样有卡住的风险。
8.肉类中小猫对生的骨骼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是!煮熟的骨头并不能消化吸收,所以不能给猫吃煮熟过的骨头,生的骨头也要大小合适,不能太大太硬,避免崩掉小牙。(谁家小狗啃很硬的牛皮零食就被蹦掉了小牙hh)
五、活动方面
1.因为缅因比较大,猫爬架尽量选择板子比较大的,猫爬架最关键的不是多么好看,而是动线要合理,猫不应很困难甚至做出危险动作才能上下猫爬架。很多猫爬架设计者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单纯按照符合人的审美设计的,对猫来说美观不美观无所谓,关键是要实用。
2.猫抓板也是必备,避免猫抓坏窗帘和沙发。
3.玩具多多益善,但不能太小,容易被猫吞进去。布置新玩具能洗的条件下尽量先洗洗。
4.有些小猫在激光笔、逗猫棒的刺激下可能会极为活跃,要注意剧烈运动的时间,也要避免猫做出太复杂的动作,高处跳落、急转弯等,因为小猫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还没完全发育好,缅因又比较重,家庭环境下地板往往非常生硬(野外的土地和草、枯叶等能提供一定的缓冲,但室内不行)高处跌落容易引起骨折。
5.家里的高处,如空调、冰箱甚至吊顶,如果猫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上去,尽量找到猫上去的方式并且撤换掉,避免猫上到很高的地方,如果无法撤换,要提供能让猫逐级跳下的台子、如桌子椅子猫爬架等,避免猫直接从很高的地方跳下。
六、日常护理方面
1.饭碗水碗和猫砂盆分别分开放在三个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2.饭碗水碗要勤刷洗。
3.如果经常抓水碗,可以准备一个托盘,避免直接撒在地板上。
4.定期梳毛剪指甲,过程中或过程后给与喜欢吃的零食或者玩耍奖励。
5.有些植物猫不能接触,避免在家用香薰和香水
6.到家后两到三个月不要送到宠物店洗澡,带去宠物店和医院要注意安抚,路上不要轻易打开包以免惊吓而乱跑,去宠物店和医院尽量不要放开让他们自由活动,因为宠物店和医院是各类病毒和细菌比较集中的地方,尽量让猫就待在猫包里,回家后猫包用酒精消消毒,人的衣物最好换掉洗洗,鞋底也喷喷酒精。
7.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室温,猫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空调不要频繁开关以免造成温差过大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问题,夏天温度不用太低,空调出风口避免直吹小猫,冬天窗户不用常开。
8.家长可以继续给小猫做吹风,剪指甲,抚触等社会化训练,定期清理耳朵(大概一月一次),保持正常体重不过度肥胖。
9.不是所有的缅因都适合外出,外出有风险,带出需谨慎!
小猫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生物,但它们并不完美,有很多优点和缺点,希望家长们在接小猫时是把它作为一名家庭成员看待而非仅仅是一个物件,小猫能感受到人对它们的关爱,也会回应这种关爱,从它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真诚、善良、友谊、信任这种在现代经济社会不容易拥有的东西,新家长也可以多看一些关于猫行为、猫养育的视频和公众号来尽快了解小猫良好的关系将会给小猫和家长都带来一段奇妙的生命旅程。我做繁育的初衷就是因为爱猫,我希望我繁育出的每一只小猫都过的幸福,所以家长在养猫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联系我,不用怕麻烦和打扰,可能我做不到即时回复,但我一定会回应的。
祝愿小娘鱼的宝宝和家长生活幸福美满!